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 布局具有山西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——省政协常委、委员聚焦产业升级议政建言

来源:开云体官网登录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8-10 15:30:25 1019

  我省资源禀赋优势突出,传统产业基础雄厚,新兴起的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。当前,我省应完善产业统筹发展机制,坚持优中培新、有中育新、新老并举,着力破解“产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、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、产业链协同水平较低”等难题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
  省政协全面贯彻落实山西省委部署要求,7月21日至22日召开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,与会常委、委员聚焦“十五五”期间“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,布局具有山西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”分专题积极建言,为推动我省由传统制造业省份向高端制造业强省跨越献计出力。

  科技创新是培育产业的核心驱动力,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重塑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,催生新产业、新动能和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  省政协副主席李晓波带领经济委员会赴省科技厅,深入调研我省“十五五”科技方面的规划情况,强调科学技术创新是山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关键举措,要求我们以更高站位、更宽视野、更实举措凝聚共识、协同推进。

  张放陶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科技数据的挖潜、分析、研究和利用,为政府部门和科学技术创新主体提供科技情报决策咨询。在他看来,我省必须以创新为主导,紧扣山西转型实际、抢抓时代机遇窗口、摆脱传统增长路径,因地制宜发展,避免一哄而上。

  对此,张放陶建议,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,着力推进300mm硅片、第三代半导体、精细煤化工、特种金属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争取山西纳入国家“十五五”集成电路等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。打造以“科学技术创新”为内核的高能级创新载体平台,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晋布局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,建立“产业界出题、科技界答题”机制。强化研发投入考核导向,力争“十五五”期间全省规上工业公司研发经费投入实现连年稳步增长。实施科创企业“成长计划”,积极推动更多企业尽早在科创板上市,形成规模效应。

  7月7日至8日,习在山西考察时强调,“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。”“老企业一样能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。”

  省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在省工信厅,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进行深入座谈交流,共同为我省“十五五”期间传统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迈进献计出力。

  省政协常委、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刘海芸提出,我省资源禀赋优势突出,传统产业基础雄厚,应完善产业统筹发展机制,坚持优中培新、有中育新、新老并举。她建议:一是提升我省传统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分工的地位和竞争力。完善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落实机制,开展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。二是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,支持省内“链主”企业牵头带动上下游企业、配套企业组建产业联盟,建立跨行政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联合建设机制,实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“零”的突破。三是钢铁行业以特钢产业链建设为抓手,发展高强、耐候、耐火等高性能钢材和热轧型钢等产品。四是有色金属行业聚焦新能源汽车、航空航天、电子信息等高端应用领域,打造铝镁合金和铜基新材料等优势原材料聚集基地。五是焦化行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,发展尼龙新材料、沥青基碳纤维等先进产品,提升国家绿色焦化产业基地建设水平。

  我省长期面临“一煤独大”的结构性矛盾。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是扭转支柱产业单一、缓解资源环境约束、引导产业体系由“粗放、高耗、低效”向“集约、低碳、多元循环”转变的关键突破口。

  省政协委员、山西移动董事长廖建提出,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。全力打造“先进材料”“现代能源”5000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和“电子信息和新兴数字、先进装备、现代消费品、绿色环保、现代物流、特优农业、特色文旅”等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。

  省政协委员、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辛成建议,铝矾土提取镓、锂等稀散元素产业聚焦支持下游高纯镓、镓基材料及半导体、光伏等新兴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,构建完整的金属镓产业体系,形成“资源—材料—器件”一体化链条,推动集群式发展。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聚焦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研发技术、成果转化和下游应用,扩大废铜、废铝、废铅等高值废弃资源利用规模,拓展废旧动力电池等新兴废弃资源利用,推动产业集群向千亿迈进。

  省政协委员,山西吉航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光巍建议,低空经济产业聚焦发挥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优势作用,依托太原清徐通航产业园、太原西山低空应用场景,拓展“低空+产业”融合应用,力争2030年全省低空经济规模突破500亿元。

  未来产业布局应通过科技前瞻性与产业实效性结合,重塑产业竞争力,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。

  省政协委员、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曹亮认为,未来产业是由突破性和颠覆性的前沿技术所推动,在未来能发展成熟和产业转化,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支撑带动作用。我省应突出未来产业的引领技术与带动作用,重点发展未来产业:一是面向国内重大需求和国家战略重要领域,围绕未来制造、信息、材料、能源、空间、健康“六大”重点方向,鼓励企业热情参加国家未来产业创新任务“揭榜挂帅”,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和典型应用场景,在具有山西特色优势领域率先实现突破,打造若干全国性的“单项冠军”。二是以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主线,聚焦量子信息、前沿材料等赛道,力争突破一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,建设一批创新平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